首页

免费恋脚足网站

时间:2025-05-25 10:37:27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51431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齐芳)占全球森林总面积23%的山地森林,多数位于地震带上,常受到地震等地质活动的干扰。那么,地震会不会影响森林生长?又是如何影响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梁尔源研究员等,通过建立全球树轮年表与1900年以来地震事件的时空联系,发现在中纬度地震带相对干燥的地区,地震后10年内树木生长量显著增加,且对降水响应的敏感性增强,其潜在机理可能是地震后产生的地表裂隙促进降水向深层土壤入渗,增加了树木可利用的水分和养分;但在年降水量相对较大的区域,震后树木生长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更多入渗增加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20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为探索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姗副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根据树轮样点受地震影响情况、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特征,将全球山地森林划分为七个研究区域,在树轮宽度序列中分离出地震等干扰信息,探究了地震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全球多个研究区,震后出现树木生长增加与减少的样点,在气候条件或地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中纬度多个研究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增加的样点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或不利于降水储存的地区;而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普遍下降。在树木生长增加的地区,地震后树木生长对生长季降水的利用率升高。遥感观测的土壤水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在地震后也减弱,说明土壤水增加。

  该研究表明,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降水再分配过程,从而影响长期树木生长趋势,揭示了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多圈层链式响应的时空过程,是体现地球系统过程与功能的典型案例。同时,该研究强调了树轮的时(长时间跨度)空(多圈层连接)隧道作用,是打破圈层隔离,理解地球系统复杂性的重要研究载体。(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管护员巡护途中偶遇两只猞猁

她依然写小说,而且会继续写下去。张悦然很珍惜写作带来的体验:通过文字进行表达,然后在另外一个人的心里产生深刻的波动,这是任何媒介都无法提供的。

道中华丨两分钟看懂界碑

林剑表示,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于4月14日至16日对华进行了正式访问。在京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朔尔茨总理会见,李强总理同朔尔茨总理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反对“脱钩断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韩国首尔五大医院实习和住院医生20日起全面罢工

今年以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持续干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从今年年初就开始限制通行船只的最大吃水深度及其数量上限,以缓解供水压力。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会见王毅

7月17日,浙交专门为原创作品《多彩浙江》《家园》举办了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们肯定了浙交的不俗表现,也为乐团的进一步发展、作品的进一步打磨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